May 2009


背影总是很简单,简单是一种风景。
背影总是很年轻,年轻是一种清明。
背影总是很含蓄,含蓄是一种魅力。
背影总是很孤伶,孤伶更让人看得清。
 
DSC00122.JPG 

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。我很烦这句话。

最怕分别,如果必须面对总希望可以有办法逃避那种失去的感觉. 想有朝一日我也可以看破红尘地来一句-c’est la vie,可每次被难受的无处遁形。

 

老天爷于是又考验了我一次。

 

也许是学着逃避的副作用,此时的感觉很复杂,难过吧,于是想听一首忧伤的歌来找个出口,可都找不到一首合适的。

是发生了什么?嗯,AB男,英国妞,我一起工作了几年的战友,都必须离开公司了。

 

昨天晚上被老板,还有VP重复召集,紧急meeting,竟然是被告知这个消息。

两位遇害者也在同时分别从他们的老板那里得知了此消息。

刚和老板聊完,AB男就MSN送来一个哭泣的表情,此时,我情愿被炒掉的是我,因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安慰他。

没说两句他就下线了。我也趁着几天睡眠不足的困意连忙去睡了。

 

早上起来,决定还是打扮得PPLL去公司。通常只有心情好的时候才会的,不过今天这样,想着,哪怕可以多少缓和一下气氛吧。嗯。

 

英国妞来了。和她聊了一会。老实说,对她的工作能力一直都不很认同,可是,此时还是很难接受从此她要消失的事实。

 

AB男还是不在,终于在msn上出现了,原来就已经去拜访了几个客户通报这个惨闻了。

又和他聊了一会。AB男还是AB男,这种时候还是个开心果。说大不了随便挑个现有客户去做我们公司的担当贝,他比现役都胜任。

我说,没错,可是这几家公司都看不上。希望你去更カッコイイ德公司。比如APPLE!!

他说对,apple或者google不错. 要不就google乐。

于是开始憧憬更美好的未来ing。。。也就一会儿,好不容易被营造的愉快气氛又被解散会晚餐企画冲得烟消云散。

 

公司在两年前有过hard time, 身边的人被擂也经历过,也难过过,也开始学习自我心理辅导过,也逐渐变得麻木不仁过,可为啥这次还是很难过,而且还越来越不知道从何难过起。[加个什么表情也找不到,哇]

 

好在时间是可以治愈一切的。让时间去忘记,去忘记。

http://listen.grooveshark.com/#/song/Ennio_Morricone_053_Le_vent_le_cri_the_wind_the_scream/3666729

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是在Oskarr的车里。

车从乌来温泉区盘旋着下山回台北。残暑夜里习习的风如此的惬意,可车里的气氛却好像山中伸手不见五指的景象黑暗得让人窒息。

可~~音乐就是这么神奇!一只小曲,调动出来各种的情绪,把我对Oskarr的成见+初次见面的拘谨,悄悄的吹散了。

我说,这首歌真好听。他说,是一部法国电影的插曲。

于是我们开始聊天。

小时候他和家人移住象牙海岸,还会说法语,从小受法式礼仪的熏陶,有法国情结。我开始走神,,,想起关于他的各种传闻,Oskarr这个台湾客户,凭其无比彪悍的性格,不顾12小时日夜颠倒的时差动辄骚扰我们的CEO,然后搞得全公司上下鸡犬不宁。。。我到公司后就从各种人等那里听说过他。是那种尽量敬而远之的人,但愿偶尔的共事也可以相安无事。

 

(希望能善始善终,认真写完,哎)

 

1。母子自行车
正在行驶中的,妈妈带着孩子,前面一个后面一个
多台母子自行车停放在一起的景象等
2。电动助力自行车
行驶中的
3。高档自行车
穿着考究的男子骑自行车在东京的公路上
停泊的高档自行车,要干净,格好,有场景性
4。サイクリング
 活动的场景照片
5。漂亮的自行车
Fashion性的

没有看过潜伏,就是觉得这些总结很受用。

 

来源:YOKA社区
  《潜伏》并不是间谍片,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。余则成的经历,有绝对的现实意义,他用亲身体验,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。而现今的职场,比余则成面临的环境更糟糕,我们都是在狂涛骇浪里潜伏的小人物。所以,研究专家“余则成”是怎么说,怎么做的吧。
1、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,主角和龙套。

  在《潜伏》里,每个角色都有个性。只龙套非但没性格而且还专业送死。

  职场上也一样,想要过的轻松,不想往上爬,那就只能做一辈子的龙套。

  作龙套的坏处就是:送死你先去,功劳全没有,裁员先考虑。

  现在的职场绝不是养懒人的地方,你要比别人生存的好,就唯有当主角,让别人去做龙套。

  你不能踩着别人肩膀,就只能做他人垫背。

  2、每个人都要有大志,就算要毁灭世界也可以。

  胸怀大志是做主角的首要条件。

  譬如余则成的信仰,站长的贪钱,马奎和陆桥山要当副站长,李涯为了党国事业,这些都是大志,而有理想存在才能为此奋斗。

  在职场上,你若没有一个奋斗目标,就不可能进取的往上爬,到最后只能沦为龙套,成为别人的牺牲品。所以不管毁灭世界,还是成为第一首富,你都必须心存志向,以此为目标。
3、别被理想忽悠,理想是需要的,但不是别人的理想,而是你自己的。
  当提起大志时,有人会想到企业目标,想到企业文化,想到老板慷慨激昂的演说。忘了那些吧,老板的理想只是老板的,而职场上,你是独立的。要保持清醒头脑,不能被轻易忽悠。

  《潜伏》里,不管站长还是戴笠,甚至是余则成自己都会提到党国的事业。而实际上,他们心里都清楚的很,一切都该以自己为先,自己的大志才是可奋斗的目标。不管别人有什么理想,要牢牢记住自己的大志,这才是立命之根本

4、如果真的没大志,那就为钱奋斗。

  《潜伏》里,站长说过一句话。每个人都有解甲归田的时候,如果不是为了钱,谁要当这个官呢。所以赚钱是人最主要的追求。职场上很危险的局面,就是老板用理想笼络人,想让人不拿钱白干活。

  但真的肯不要钱干活,那你就是没价值的,既然没价值,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?

  金钱是唯一衡量你价值的东西。你真的一无所求的话,那就为赚钱而奋斗。
5、你可以不聪明,但不可以不小心。

  《潜伏》里似乎每个人都聪明,其实翠平也很聪明,可为什么她就状况不断,最后还暴露身份。就因为她不够小心。职场与此一样,你可以不聪明,但不可以不小心。不聪明的人,最多笨拙一些,事情做的差一些。而在职场上,这不是很大的罪过。但不小心就随时会触犯到别人的利益,犯下得罪人这个职场大忌。到那时,穿小鞋都不晓得是为什么穿的。管牢嘴,能风花雪月的时候就少议论同事,能说人好话时就别说坏话。这就是余则成的生存之道。

6、你说的每句话,老板都会知道。所以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,不该说什么。

  别奢望你私下说的话老板就听不到。老板能知道一切,这是真理。就像余则成给左蓝写信,自以为夹在书里没人知道,而实际上,他落下的每个文字,每句话都有人注意。

  在职场上完全相同,只要你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,就得担心谈话对象会把话传出去。而经验告诉我们,每一句对公司的议论,最后都会传到老板耳朵里。所以你跟任何人说话时,都要好好想想,该说什么,不该说什么。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,可说可不说的也闭嘴。  
7、偶尔对老板交心是必要的,但要有的放矢。

  余则成和站长关系亦师亦友,可谓是站长的铁杆亲信,两人之间时不时有促膝长谈。记住,促膝长谈是种手段,而不是真的让你什么都说。偶尔的交心,说些无关紧要的私己话,能让老板觉着你贴心。

  而事实上,从没一个上司会对你真的交心。切忌一热泪盈眶,就把心窝子都交出去。被出卖的,永远是交心的那个。

8、不管什么时候,装傻总是最不易犯错。

  在《潜伏》里,余则成看起来傻傻的。当别人问起一些紧要问题时,都会装傻,罔顾左右而言它。这实在是很高明的生存术。

  金庸也曾经说过,他年迈耳背后,该听见的话就能听见,不该听见的话就听不见。当有人要你当面表态站队,要你选择事情的方向,不管你怎么选都是错的。那么装傻就是最好的选择,这是没选择时最不易犯错的方法。

  别担心装傻的样子很拙劣,即使每个人都看出你在装傻,可他们依旧拿你没办法。真正倒霉的是那些明确表态的人,有这些龙套牺牲,怎么也轮不到你。 
9、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,往往是最笨的。

  在刚开始时,余则成向左蓝隐瞒自己是军统特务,向吕宗芳隐瞒左蓝是激进分子。余则成觉得自己能掌控大局,可实际上,他才是对方棋盘上的棋子。左蓝和吕宗芳早就决定把他发展成共产党了。

  在职场上,总把自己当最聪明的人,一定是做龙套的命。

  真正聪明的高手,是大智若愚,该精明时精明,不该精明时装傻。

ピクチャ 5.png (670.8 KB)

2009-5-11 13:17

10、一定要有靠山,但比靠山还可靠的,是让自己有价值。

  余则成向来是有靠山的人,一开始的吕宗芳,后来的站长,甚至是戴笠。正是这些靠山的存在,才让余则成多次转危为安,不引人怀疑。但比靠山更重要的,是余则成本身的价值。如果没有军统背景,吕宗芳绝不会拉拢他。如果没有立下大功,戴笠也不会青睐相加。如果他不能帮站长弄钱,也不可能获得庇护。

  所以在职场中,和上司们搞好关系是一门必须的功课,为自己找好靠山很重要。而比此更重要的,是让自己有足够的价值,以致于每个上司都必须拉拢你。
11、你是上司的人,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。

  当一个上司对你说,你是他的人时,心里一定要清楚,上司并不是你的人。你是他的,他是他自己的。在潜伏里,马奎曾经是毛人凤的侍卫,按说有此大靠山该有恃无恐才对。但马奎一出事情,毛人凤立刻就躲了。当你的事情与上司的利益有冲突时,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出卖你。

  无论何时都要记住,你是你自己的,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。别相信上司故作亲近的话,那随时都会是陷阱。

12、上司说他对你很放心,事实可能正好相反。

  站长经常对余则成说,我对你很放心。可事实上,站长对余则成的试探调查从没停过。如果上司真的对你放心,他根本不用经常提及。

  真正的信任,是通过行动表现的。当上司愿意把害人的事情,把职场斗争的事情和你一起做,那才是信任的表现。而上司口头说对你放心,则反而要当心了,很可能你做了什么,让上司产生你不忠的怀疑。
13、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,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。

  当上司相信你,让你做一些事情时,心里必须要有本帐,别傻兮兮的什么都做。你要站在上司立场上去考虑问题,了解上司为什么要做,能达到什么目的。然后再以自己的立场抉择,有些做,有些推脱。

  就算是象余则成这样看似对站长忠心耿耿的人,也不是什么都会做的。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去做,不符合利益的想法推搪。用做了的事情取悦上司,而不做的事情则让上司知道,你已经完全尽力了。

14、上司突然垮台,不要惊慌,独自完成任务,然后借此找到新靠山。

  《潜伏》里,余则成和吕宗芳被派去南京刺杀叛徒。而吕宗芳突然牺牲,余则成并没有慌张,反而独立完成任务,成为军统大功臣,完成了事业转折。

  在职场里,经常发生上司突然垮台的事情。如果你不幸遇见,千万别惊慌,独自完成手上的工作,而且要做的漂亮精彩。而这就是你将来安身立命的资本,你可以借此找到新的靠山。

  还是那句话,必须要让自己有价值,这比有人罩着你还重要。
15、做事做的好,干活干到老。

  余则成并非总是聪明的,他与党组织相比就是弱者。余则成不懂得“做事做的好,干活干到老”这个道理,所以他从一开始做潜伏工作,一直到大陆解放后还必须做下去。甚至与翠平生离死别,没有得到个人最佳结局。

  “做事做的好,干活干到老”和“让自己有价值”这两句话间并没有矛盾。

  价值是体现在关键处,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才要突然爆发的。而无关痛痒时,尤其是做些没功劳只有苦劳的活,别做太好。

  永远干得好,就会一直干下去。若让人觉得,你只有做庸碌工作的才能,就算干到累死,你也没有爬上去的那一天。

16、一定要有缺点。

  在职场,一定要有缺点。即使象余则成这样,也并非完美,他会故意暴露一些缺点给人看,譬如感情,譬如贪财等。

  一个完美而毫无缺点的人,为遭人嫉恨,会被人敬而远之。如果连上司都对你敬而远之,那职场之路就危险了。所以聪明人会故意暴露些缺点,尤其是无关痛痒的缺点,让上司以为他能拿捏住你,那才是最安全的境地。

  但缺点绝不可致命,却不能是你真正的短处,只可以是风花雪月时谈起的余兴节目,和人套近乎有余,想以此要挟则没门。
17、高你半级的人,往往是最危险的,同级的是天然敌人。

  如果已经有一官半职,那对这句一定感同身受。象余则成那样,比他高半级的马奎、陆桥山甚至李涯都十分危险,处处拿他当假想敌。因为高你半级的人会有危机感,怕你随时都可能与他们平起平坐,所以有机会他们就会打击你。而不管高半级还是一级,都是上司,他们给你穿小鞋就危险万分了。

  而同级的人是必然的敌人,只要你们的上司不是傻瓜,就一定会挑拨手下争斗。这是中国五千年来的帝王术,是国粹。

18、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,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。

  这是《潜伏》里很明显的情景。余则成说话并不总是假的,反倒有九句是真话。正是这样,他才能得到站长的信任,以致于连去台湾都要带着他。

  职场中,九真一假也是最佳法则。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是得不到上司信任的,只有忠心耿耿,几乎不说谎的人,才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骗到所有人。

  你要当老实人,老实人才能取信于人,没有别人的信任就没有关键时的谎言。说谎只需要在最最关键的时刻,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。狼来了的故事,大家都应该听过。
 19、把每个慌话都当成性命攸关,这样说谎就不会内疚。

  职场上很关键的难关,就是怎么过自己心理关口。有些人天生不会说谎,一说谎就内疚。

  这时候,就需要想起你的大志了。当一个人有志向,有理想,有信仰的时候,他就可以做任何事情。

  余则成为了完成任务说过谎,杀过人,也做过很多坏事。这完全因为他有信仰在支撑,所以并不会内疚。而你也要记住,每个谎言都可能是性命攸关,如果过不了自己的心,就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。

  如果这么想了,你还会内疚么?

20、每个人都站在恶的那一面,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善。

  最后讲一句关于理想的道理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,而有利于自己理想的则是善,不利于别人理想的则是恶。因人们各有各的立场,有不同的需求。所以在别人眼里,你必然站在恶的那面。你永远都是自己的善,别人的恶。

  但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大善,怎么样才是大恶呢?为实现理想说一句谎,这是恶,但不是大恶。

  而如果你的理想是毁灭世界,那才是大恶。譬如你以事业红火,同事幸福为理想,那么就算为这个理想做了坏事,也不过小恶。行大善而为小恶,历来被圣人们不齿。

  可圣人自己ä
¹Ÿè¿™ä¹ˆåšã€‚如此的圣人可以从孔子、孟子、王阳明一直排到更近更近。儒教里有知行合一的法门,就是要你明白,只要理想大善,便可无所不为。

  然而,你必须真的确信自己的志向是善的。就像余则成一样善。

[ 本帖最后由 柠檬香 于 2009-5-11 13:49 编辑 ]

家里没米勒,因为接下来要出游,于是一直没有买。
最近总是换钱包,银行卡总是不在身边。今天吃完午饭,就只有几个钢奔儿了。
挖空心思一个下午晚上怎么填饱肚子,弹尽粮绝中来点精神食粮吧。
 
蝴蝶mm昨天给拍的超级心水的PP
 
 
 
 
 
(虽说年年都作performance review, 这样的文章总能帮我近一步思路.)
丘吉儿说过‘英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自己的利益是永恒的’,这句经典也适用于职场。 那么职场人的‘利益’是什么呢?我觉得有3点:学艺,赚钱,职业成长。公司通过年度的performance review来recognize valuable employees, 而对员工来说这也是将个人利益极大化的机会,因为被recognized意味着加薪升职,意味着更多的学艺机会。道理就这么现实而简单。
过去十几年来我从抓耳挠首做痛苦状写self review, 到有点自信地胡诌,再到后来能一目十行地看别人的review心里便有了底知道这人几斤几两重。。。也是一步步走过来,挺不容易的。原来的公司里手下有美国人,印度人和中国人。 每年都会有performance review. 这里想就咱老中们写自我评估时常见的一些误区和大家商榷,也算是抛砖引玉,如果哪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,我就找个地方偷着乐吧。
1)了解decision-making 的process:
记住两个单字: Bell Curve。老板心中永远有这么个曲线, top 15%是can’t live without的资源; bottom 15%是 disposable resource; 而大部分是one standard deviation之间的70%. 举个overly simplified的例子,一老板手下有10个人拿了10k的预算, 他/她首先要做的是forced ranking, 想清楚谁是top/bottom, 谁是要拼老命保的,谁是被pissed off走人也不在乎的。然后就是如何将bottom 15%人均的1k 分给top15%的人,中间的70% will more or less get the average 1k (adjusted by the salary of course). 所以想被recognized话还是重在平时的积累,让自己保持在top 15%就可高枕无忧。不过如果咱不在这top里面, 如何写好review这临门一脚对成败还是蛮关键的。
不幸的是好的老板和好的姻缘一样,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如果碰见不知好歹缺乏判断力自以为是, 明明自己是千里马他/她还就不是那伯乐的老板怎么办? 看你自己是想去还是留。如果想留下来,那就只好把自己变成老板眼中的绿豆(top15%), 即使他/她是一大王八(蛋)。(和老板相处的心得等下篇‘绿豆篇’)
2)Be objective
Performance review切忌写成流水账,要有针对性。别忘了咱的目的是被recognized,我们老中大多有core competencies,可是写起来常常没有重点. 经济不好,公司的大环境都在谈efficiency时, 咱最好避开project里的customization部分,而大书特书俺如何在scal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上下功夫;如果新来的CTO满嘴都是cloud computing,我说啥也得把能搭上个边的项目放到显著位置, 是吧?
3)Have a big picture
咱老中又聪明又勤劳,但常常太重视技术含量而忘了技术最终是为business服务的。如何你是数据库的developer,写review时在列出schema design, load了多少个tables之前,可否写几句这个数据库是做何用?用的部门对此的revenue forecast是多少?有多少人run sql against the database? 你又是如何帮助他们solve real business issues? 这样写来可比load几个tables 要sexy 多了哈。
4)Brag yourself, don’t be modest
我们的文化印记让我们时时不忘谦卑,可是如果一年有一次需要你brag about yourself的话,那就是写review的时候。过去几年我有心观察手下的西人,印度人和国人,发现西人通常做8分写9分,印度人做7分写10分,而老中则是做10分写8分。好几次我都把手下的老中打回去重写,算是给自己人开点后门。 同一个项目, 印度人可以洋洋洒洒地写好几页,咱老中就写3句话,还一个形容词都没有。我不是说the more the better, 没有实力做基础写再多也是白搭。可明明有10分的实力做了12分的努力却不表现出来,看着真着急啊!
5)Timing 上的小trick
老板也是人,人的记忆都会对刚发生的事记忆深刻一些。如果review在12月,那么7月以后选的项目最好是能11月之前就有成效,phase 1 delivery or hit big milestone, etc。别小看这一点哦,印象分把你从70% migrate到top 15%的可能性是很大滴.
闲来无事胡乱写一通,希望各位职场高手补充指正。
先来张PP臭美以下~~
 
20090505上高地1278のコピー.jpg
慕村哥哥最近很忙,可能是有女朋友了,好不容易有空,说一起去吃个午饭。
新宿涉谷都不想去了。我开玩笑说要不去川崎,前两个月去了一次觉得那地方再也不能不屑了。虽然人家答应了,不过想想还是远。于是想去公园。就决定在原宿碰头,代代木公园逛逛。
天气异常的热,好在穿了短袖,可是没有模仿晒霜,实在熬不住才把外套脱了。
风还很大,穿了条有点摆头的短裙得时时留意,不得走神。总之,这天的装束真作孽透了。
不过,到了公园就好了。大片的树林,挡太阳又当风,终于风和日丽了。
到处有玩耍的人群。打球的,跳舞的,野餐喝着红酒的,打着小吨的。感觉真好。
我们在喷泉边坐着聊天,继续说说我们得AB男。玩乐一会儿iphone发现大多数app都不能启动了。也许是我黑心down了太多了,四大名著,唐诗宋词,莎士比亚,奥巴马。。等等书籍阿。游戏啊,时装杂志啊,SNS啊,即时聊天工具们啊。还有些一辈子也不需要用的方便工具。哎。重起依然不管用,删了冲装,又可以挖地雷了。(后来回家把不用的都删了)。坐烦了去了明治神宫。看乐一出戏(狂言),更本听不懂,需要讲解,理解了各大概,哦,是讲1个偷柿子的故事。亏得传统文化能把这么简单的故事搞一出戏出来,老年人喜欢也许是因为可以从里面找到怀旧的感觉吧。
从公园出来,已经不太热了。去星巴克坐下,喝茶吃点小点心。对面坐了一对奇特的男女。一个40+,一个50+。听着各自的很旧的CD机,,还在纸上写着什么,留意看了看他们掏出来的书,原来是在准备律师考试。看来大家的周末都有不同的过法。
木村哥哥忽然问我最近又没有自己做饭,我说没有。自从去年开始“便利店“后,我已经彻底不喜欢做饭了。作乐吃不完还要吃剩饭,不好吃也不能怪自己。还要洗碗,还得洗得干净。还要定期打扫厨房。。。咳咳。多年饱受难吃食物的折磨得俺对美食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随意了。于是不需要自炊了。
 
木村哥哥提议晚上一起包饺子吃。想起年初在家和爸妈学习包了正宗的饺子,立刻来兴致了,说好好好。
人家很敬业,上网找方子。而我就想着等下打个电话给花花,问问她为啥上周的生煎那么好吃,除了肉对虾5‘5别的配料都忘记打听了。
俺们按网上的方子买了包菜,韭黄(代替韭菜),肉,哦,还有一罐姜泥(这东西真方便,上周去吃生煎才知道这东西的存在)。
回到家,又有敬业的人把准备工作都做好。花花的电话没有大通,于是虾也忘记放了。开包了后发现俺居然又找不到感觉了,还不如日本人包的好看,实在是太受打击了。想当年我有那么多做饭的热情,还有几个拿手的好菜。可如今慢慢的向除了吃别的都不在行演变。怎么办哪。
饺子做出来很好吃。我的唯一贡献是用鸡精调了一些高汤。嗯。。
发现认识的日本男孩子真能干(还包括mike),会做家务,做饭,还会烤小点心。wk,婆婆妈妈的事反而是我一窍不通了,还不思进取的。
 
看来摆脱剩女的道路又增添了更多得坎坷。
 
 
 
 
 
 
最近常听这首歌,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。
 
曾经那么习惯了他出现在你的周围,你却从不经意其存在的人,忽然经意了,然后就发现他就不见了。
 
天意弄人??
 
 
老天爷给啥俺就收啥~~~

 
随意-加油-连瑜伽。

Next Pag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