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回来后,我在FB上开了一个贴。就是贴贴照片,写些感想设么的很简单的行为,对于我这种恐龙级的网虫来说更是和吃饭睡觉一般平常不过了。
 
可是写着个贴子对我来说却不平常,甚至很违背自己的本性。
 
为什么呢,因为这个简单行为包括了众多对自我的挑战,如下 :
0。高调的出入公共场所 (我承认我一直都是高调的,但我很不屑去公共场所)
1。在毫无深度的帖子中漫游在毫无收获的灌水中度日。(我觉得人生很多时期都有这种低谷区,会做些无意义的事情,不光是上网这件事,所以我模拟练习了)
2。被不认识的人审视。
3。被知之甚少的人评论。
4。被有意帮助我的人误解。
5。被看不上的人看不上。
6。被认为哗众取宠并进一步被认为哗众取宠未果。(2-6都是我不喜欢去“公共场所“的原因,不过人是社会的人,世界也不是只存在你喜欢的人事物的,所以,我还是视之为模拟练习)
 
这个帖子的底线其实是,希望可以帮助我把拍过的照片都再看一边。
每次旅游回来,别说写游记,就是完整的再看一边PP都做不到。
要克服惰性,我需要一些舆论压力,其实舆论对我也没有什么压力。
我就是想给自己找到一种姿态,然后保持这种姿态。
这就是我在开贴时候,高调地说我要把这件事做完,不做完不罢休的初衷。
如果可以通过这次整理,让以后每一次按快门变得更加有意义,让旅行的回忆沉淀升华。那我现在所做得就更make sense了。
 
其实我每一天都在反问自己,我今天还继续么,我是在做一件无意义的事情么。0-6的压力,我能对抗吗?
 
我的答案是积极的乐观的坚定不移的要执行下去的。不受外界干扰,做自己觉的对,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,能做到这点人本来就不多吧。
 
一直都觉得FB这个圈子的气氛很日本,低调和谐,但缺乏心的交流,或许他们都带着面具,或许他们本来就不会共鸣,这也是我对日本人的感觉。当然我还没有找到一个比它更和谐的在日华人圈子。FB还是不错的。去年认识CFA的那帮朋友就和FB上的人不一样,我更喜欢他们。他们也更喜欢我。哈哈。
 
值得欣慰的是,积极发贴的过程,让我不但挑战了惰性,也挑战了眼高手低的自大。
通过把不修边幅,没有主题,缺乏思想的照片放出去展览,,我有机会成为自己的旁观者,站在自己的对面,审视自己,我终于开始思考了,进而开始可以看懂别人的胜人之出乐,我开始为自己找不足了,而不是一味的觉得“自己很牛,别人牛是他们的事,我又看不上了。“自大中。
 
在学习拍好照片的同时也学习做人,在自信地be myself的同时,不断的完善自己。吾将上下而求索。Nerd
 
 
 
Â